數據庫與數據倉庫技術
傳統(tǒng)的數據庫技術以單一的數據源即數據庫為中心,進行事務處理、批處理、決策分析等各種數據處理工作,主要有操作型處理和分析型處理兩類。操作型處理也稱事務處理,指的是對聯機數據庫的日常操作,通常是對數據庫中記錄的查詢和修改,主要為企業(yè)的特定應用服務,強調處理的響應時間、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分析型處理則用于管理人員的決策分析,經常要訪問大量的歷史數據。傳統(tǒng)數據庫系統(tǒng)主要強調的是優(yōu)化企業(yè)的日常事務處理工作,難以實現對數據分析處理要求,無法滿足數據處理多樣化的要求。操作型處理和分析型處理的分離是必然和必要的。
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e)是一個面向主題的( 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反映歷史變化的數據集合,用于支持管理決策。數據倉庫是對多個異構數據源(包括歷史數據)的有效集成,集成后按主題重組,且存放在數據倉庫中的數據一般不再修改。
企業(yè)數據倉庫的建設,是以現有企業(yè)業(yè)務系統(tǒng)和大量業(yè)務數據的積累為基礎的。數據倉庫不是靜態(tài)的概念,只有將信息及時地提供給需要這些信息的使用者,供其做出改善自身業(yè)務經營的決策,信息才能發(fā)揮作用,也才有意義。將信息加以整理歸納和重組,并及時地提供給相應的管理決策人員,是數據倉庫的根本任務。數據倉庫系統(tǒng)的結構通常包含4個層次。
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大數據( Big Data)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業(yè)界將其特點歸納為 5個“V”——Volume(數據量大)、Variety(數據類型繁多)、Velocity(處理速度快)、Value(價值密度低)、Veracity(真實性高)。大數據的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數據進行專業(yè)化處理,實現數據的“增值”(詳見本書 1.6.1節(jié))。
大數據分析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數據倉庫應用,具有數據量大、查詢分析復雜等特點。在技術上,大數據必須依托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數據庫和云存儲、虛擬化技術等。
掃碼關注公眾號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信管網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信管網致力于為廣大信管從業(yè)人員、愛好者、大學生提供專業(yè)、高質量的課程和服務,解決其考試證書、技能提升和就業(yè)的需求。
信管網軟考課程由信管網依托10年專業(yè)軟考教研傾力打造,官方教材參編作者和資深講師坐鎮(zhèn),通過深研歷年考試出題規(guī)律與考試大綱,深挖核心知識與高頻考點,為學員考試保駕護航。面授、直播&錄播,多種班型靈活學習,滿足不同學員考證需求,降低課程學習難度,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