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立項
1.1單利與復利計算
1.1.1 單利計算(Simple Interest, SI)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即IR=P×i×n
終值F=P×(1+i×n)
1.1.2 復利計算
1.2 折現率與折現系數
折現也稱貼現,就是把將來某一時點的資金額換算楊現在時點的等值金額。折現時所使用的利率稱為折現率(貼現率)。
若n 年后能收入F 元,那么這些錢現在的價值(現值)
稱為折現系數。
1.3投資分析法
1.3.1 現值
對未來收入或支出的一筆資金的當前價值的估算。
現值:
FV-投資的終值,將來值(Future Value);
PV-現值(Present Value);
i-投資的利率(或資金成本);
n-年數;
1.3.2 凈現值
將建設項目各年的凈現金流量按基準收益率折現到起點(建設初期)的現值之和,有時也稱為累計凈現值。
其中:Ci--現金流入量,Co--現金流出量,n--建設項目的計算期,i--行業(yè)基準收益率、折現率、期望最低的投資回報年復利利率。
NPV 決策準則:
如果NPV 值大于或等于0,接受項目;
如果NPV 值小于0,拒絕項目。
NPV 為正值,表明公司將得到等于或大于資金成本的收益。
也可以用表格計算如下:
凈現金流量=收入-成本
凈現值=凈現金流量×貼現系數
累計凈現值=凈現值+上年度累計凈現值
1.3.3 凈現值率
凈現值指標用于多方案比較時,由于沒有考慮各方案投資額大小,因而不直接反映資金的利用效率。為了考察資金的利用效率,人們通常用凈現值率(Net Present Value Rate, NPVR)作為凈現值的輔助指標。凈現值率是項目凈現值與項目投資總額現值P 之比,是一種效率型指標,其經濟含義是單位投資現值所能帶來的凈現值。其計算公式為:
NPVR=NPV/P
投資總額現值
其中It 為第t 年的投資額。
因為P>0,對于單一方案評價而言,若NPV≥0,則NPVR≥0;若NPV<0,則NPVR<0.因此,凈現值與凈現值率是等效的評價指標。
1.3.4 現值指數分析法
在幾個方案的原投資額不相同的情況下,僅憑凈現值的絕對數大小進行決策是不夠的,還需要結合現值指數進行分析?,F值指數(Net Present Value Index, NPVI)是投資方案經營期各年末凈現金流入量的總現值與建設期各年初投資額總現值之比,即:
其中:Nt 為經營期各年末的的凈現金流入量,Pt 為建設期各年初的投資額,t 為年數,m 為經營年數,n 為建設期年數,i 為年利率或行業(yè)基準收益率。
NPVI>1,方案可接受,否則為不可行方案。如果有好幾個可行方案,以NPVI 越大越好。
1.3.5 內含報酬率的分析
實際折現率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會因為各種不確定因素使其偏高于銀行貸款利率。隨著實折現率的升高,方案的可行性下降,這就存在一個臨界點,當實際折現率高于此值時,方案就不可行。這個臨界點,我們通常稱為內含報酬率(內部收益率),即一種能夠使投資方案凈現值為0 的折現率。
為了簡化計算,通常使用線性插值法來求內含報酬率:
其中,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表示內含報酬率, i1 表示有剩余凈現值的低折現率,i2 表示產生負凈值的高折現率,|b|表示為低折現率時的剩余凈現值絕對值,|c|表示為高折現率時的負凈現值絕對值。
對某個方案而言,當利率小于其內含報酬率時,該方案可行,否則不可行。如果有好幾個可行方案,以內含報酬率越大為越好。
內含報酬率的最大優(yōu)點是,它排除了項目大小、生命周期長短等因素,給出了評價不同項目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指標。
1.4投資回收分析
1.4.1 投資回收期
如果以T 作為累計現金流量首次為正值的年數,投資回收期的計算公式為:
投資回收期(靜態(tài))=(T-1) + 第(T-1)年累計現金流量絕對值/第T 年現金流量
投資回收期(動態(tài))=(T-1) + 第(T-1)年累計折現值/第T 年折現值
1.4.2 投資回報率
全生存期投資回報率ROI=年平均利潤總額/總投資額=(收入-成本)/成本=(累計收益現值-累計成本現值)/累計成本現值=累計凈現值/累計成本現值
年平均投資回報率=全生存期投資回報率/年限
1.5盈虧平衡點
盈虧平衡點(Break Even Point,簡稱BEP)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通常是指全部銷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時(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的產量。以盈虧平衡點的界限,當銷售收入高于盈虧平衡點時企業(yè)盈利,反之,企業(yè)就虧損。盈虧平衡點可以用銷售量來表示,即虧平衡點的銷售量;也可以用銷售額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
按實物單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按金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貢獻毛率
二.項目時間管理
2.1三點估算
估算期望值(Te)=(P+4M+O)÷6
抽樣樣本的大小=0.25*(可信度因子/可接受的誤差)2
2.2正態(tài)分布應記住的數字
2.3單代號網絡圖時間參數計算
單代號網絡圖一般要求計算6 個時間參數,通過正推法計算出最早開始時間ES 和最早結束時間EF,通過倒推法計算出最遲結束時間LF 和最遲開始時間LS.
最早開始時間ES=緊前工作最早結束時間的最大值。當未規(guī)定起點節(jié)點(活動、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時,其最早開始時間為0.
最早結束時間EF=最早開始時間- 歷時
最遲結束時間LF=所有緊后工作中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
最遲開始時間LS=最遲結束時間- 歷時
自由時差=所有緊后工作中最早開始時間最小值- 最早結束時間
總時差=最遲開始時間-最早開始時間=最遲結束時間-最早結束時間
三.項目成本管理
3.1掙值管理
①過去的實施情況表明原來所作的估算徹底過時了;或由于條件變化,原來的估算已不再合適
②目前的偏差被視為一種特例,并且項目團隊認為將來不會發(fā)生類似的偏差情況
③目前的偏差視為將來偏差的典型形式
四.溝通管理
溝通渠道(communication channels)類似于聯系所有參與者的電話線數目。
溝通渠道=N(N–1)/2
這里,N是指參與溝通者的人數。
五.采購管理
5.1合同計價
成本加成本百分比合同=實際成本*(1+費用百分比)
成本加固定費合同=實際成本+目標成本*費用百分比
成本加獎勵合同=實際成本+目標利潤(=目標成本*費用百分比)+(目標成本-實際成本)*風險分攤比例
固定總價加獎勵費合同:
計算值=實際成本+目標利潤(=目標成本*費用百分比)+(目標成本-實際成本)*風險分攤比例
當計算值<最高限價時,固定總價加獎勵費合同=計算值;
當計算值>最高限價時,固定總價加獎勵費合同=最高限價;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信管網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信管網致力于為廣大信管從業(yè)人員、愛好者、大學生提供專業(yè)、高質量的課程和服務,解決其考試證書、技能提升和就業(yè)的需求。
信管網軟考課程由信管網依托10年專業(yè)軟考教研傾力打造,官方教材參編作者和資深講師坐鎮(zhèn),通過深研歷年考試出題規(guī)律與考試大綱,深挖核心知識與高頻考點,為學員考試保駕護航。面授、直播&錄播,多種班型靈活學習,滿足不同學員考證需求,降低課程學習難度,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發(fā)表評論 查看完整評論 | |